The Exhibit section

居高望遠

張亮先生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請談談你對合作成立博物館的看法和感受。

香港賽馬會衷心恭賀氣候變化博物館成立一周年。氣候變化博物館是全港首個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在設計上運用了自然採光、通風、節能等元素,宣揚綠色建築的概念,切合香港需要。

我們尤其感謝李樂詩博士提供多年來在北極、南極及珠穆朗瑪峰考察時所搜集的珍貴資料和紀錄,配合博物館內精心設計的多媒體展品,為參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新體驗。展覽生動地介紹全球暖化和氣候變化的影響,讓公眾更了解環境、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等迫切議題。

博物館的成立和營運有賴香港中文大學的積極規劃與有效管理。中大與馬會攜手推出為期五年的社區參與計劃「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透過推行知識傳遞,舉辦公眾教育活動,及與學校和非政府機構結成「減碳伙伴」,鼓勵公眾參與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08年主導推出「環保計劃」,地球保源行動是其中一個項目。中大在環境保育方面的教研多有建樹,透過博物館和地球保源行動的其他活動,與公眾分享科研成果和環保知識,加強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認知和實踐。自2012年成立以來,地球保源行動已經成功籌辦過兩次國際學術會議、十次公開論壇、十二次工作坊和兩次環保嘉年華。

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的工作如何與香港賽馬會的使命相符?

我們每人都可以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馬會致力將可持續發展策略納入規劃和營運之中,又定期檢討環保政策和指引,務求於日常運作中引進更多綠色理念。

馬會完善的環保政策將可持續發展概念融入企業文化和業務運作。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是利用多項環保技術,將馬會總部大樓的天台化為「綠之源」。物流方面,馬會準備迎接第一輛歐盟六期標準汽車,也會添置更多電動車。

此外,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內的高球車都已改裝為太陽能電池車,馬會更率先購入四艘太陽能及柴油混能環保船,提供往來西貢至高球場的渡輪服務。

馬會已簽署環境保護署的「減碳約章」,成為「碳審計•綠色機構」,並訂下於2009至2015年間削減百分之二十碳排放及能源消耗,及於2025年達至碳中和的目標。有賴各部門同事同心協力,至今減排成績理想。去年我們的整體用電量減少超過百分之三;相較2009/10基準年,我們的碳排放強度已經減少近百分之三十三。

馬會將繼續向大眾推廣環保生活模式,亦會透過大型計劃和綠色活動,鼓勵二萬六千名員工及其親友支持環保。

公眾參觀氣候變化博物館時,可以見證馬會多項環保計劃,例如廢物分類及回收。

未來有甚麼發展計劃? 你對氣候變化的看法?

這一代所面對最關鍵的問題是氣候變化,我們需要認真看待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及推行全面的環保教育,以免我們的城市失去光芒。我相信地球保源行動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是動員整個社會,合力保護地球,免受污染和破壞。

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影響深遠,除了氣溫改變,氣候變化長遠會影響糧食安全,破壞生態系統和社會發展,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科研人員因此努力不懈研發新能源和科技,以確保社會可以永續發展,在耗盡天然資源前尋找出路。

個人的努力和政策施行同樣重要;改變一個小習慣可以為環境帶來變化。如果人人都願意遵守「三用原則」:物盡其用、廢物利用及循環再用,定能大大改善環境。透過氣候變化博物館和地球保源行動舉辦的活動,馬會鼓勵大家了解環境和氣候,一起投入綠色生活。

馬會致力建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並期望繼續與中大和氣候變化博物館攜手合作,在現時的基礎和成果之上,為香港和環保作更大貢獻。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ogo CUHK Jockey Club Initiative Gaia logo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