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xhibit section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紐約市「氣候博物館啟動項目」諮詢委員會成員陳秉鵬先生(左二)、創辦人及執行總監米蘭達.馬西女士(右二)和實習生伊森.卡特勒先生(右一),與《紐約時報》記者傅才德先生(左一)到訪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

來自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團隊擬在當地籌建氣候博物館,特地於五月十九日到訪位於香港中文大學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團隊人員讚揚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建立了全球首座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希望透過此行取得靈感,以在紐約市建立一座同類而規模更大的博物館。

紐約市「氣候博物館啟動項目」(Climate Museum Launch Project)創辦人及執行總監米蘭達.馬西(Miranda Massie)帶領團隊,計劃從零開始建立這座「非自然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將由星級建築師負責設計,融會貫通綠色建築概念,務求建築物本身也成為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楷模。團隊的目標是每年吸引一百萬人參觀這座預計佔地約十二萬平方呎的博物館。博物館若按照計劃在五年內開幕,必將成為當地地標及遊客據點。

二零一二年,原任民權律師的馬西訂立了全新的人生目標。在颶風「桑迪」(Hurricane Sandy)吹襲紐約後,馬西親睹「桑迪」造成的嚴重破壞,意識到因海平面上升及天氣模式轉變而損毀家園的威脅就在眼前。

以往風暴吹襲美國,一般影響加勒比海及南部省份等,但颶風「桑迪」卻出乎意料地橫掃東北部地區,並造成高達六百七十億美元經濟損失。這場颶風是繼二零零五年颶風「卡崔娜」(Katrina)之後,美國歷史上第二大災害損失。

颶風「桑迪」吹襲紐約曾導致曼哈頓出現嚴重水浸。馬西在香港參觀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時,透過操作衛星遙感及環境監測廊的虛擬現實儀器,重睹這驚心動魄一幕——哈德遜河和東河激起四米高的浪花,曼哈頓下城部分地區海水倒灌,地鐵進水,紐約金融區大片土地頓成沼澤。

這種展品與訪客之間的互動,正正是紐約團隊人員預期在曼哈頓的博物館中設立的裝置。他們大讚香港的氣候變化博物館靈活運用裝置,使訪客每次到訪都能透過互動展示取得個人化體驗,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內化成生活態度,在個人和社區層面都帶來更深遠影響。

衛星遙感及環境監測廊的虛擬現實儀器,重現紐約市被洪水掩蓋的一幕

馬西此次到訪,與氣候博物館諮詢委員會成員、設計公司ECCO Design華裔創辦人陳秉鵬(Eric Chan)同行。隨行的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更為此行撰寫了一篇訪問報道。

馬西在訪問中說:「目前的研究顯示,人們對氣候了解越多,便越臨近情感崩潰繼而選擇迴避。這情況見於大多數人身上,因為氣候變化委實教人憂慮,而且大家也很清楚,光是更換自己家裡的電燈泡並不管用。」

在颶風「桑迪」襲美後,馬西隨即就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展開研究。當她發現香港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是全球唯一同類型博物館時,大感震驚。

馬西在紐約參觀博物館時,曾對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記者表示:「氣候變化是人類需要優先處理的科學、發展、技術、健康、金融及社會問題。」馬西認為,無論一個民權律師怎樣努力為民眾爭取權益,倘若人們活在步向滅亡的社會,那麼一切都是徒然。

紐約市「氣候博物館啟動項目」自二零一四年開始籌建博物館。團隊人員稱,會向香港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借鑑,著重帶出人們如何透過行為改變減少碳排放及緩和氣候變化的訊息。這種「尋解導向」手法(solutions-focused approach),是一個鼓勵以行動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非單靠理解地球將來會如何陷入末日境況。

香港和紐約兩座博物館的策展人,都認為雙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由於大家聚焦的議題一致,雙方可交換有關氣候變化的最新研究資訊,以及分享展品和專業知識。

參觀過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後,美國的團隊當下仍有很多工作須處理。由於策劃中的紐約氣候博物館規模龐大,所需資金將以億計。此外,為進一步向香港的館方借鑑,團隊邀請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委任一名代表,出任新博物館的諮詢委員會成員。

香港和紐約兩座博物館的策展人非常期待未來雙方的合作交流

港美兩座博物館都尋求深入探討氣候變化,開拓相關科學知識,然後就其重要性及與人類的關係,深入淺出地傳達給公眾。氣候變化為地球帶來各種巨大挑戰,只有各方衷誠合作,互補長短,才可找到應對解決辦法。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ogo CUHK Jockey Club Initiative Gaia logo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