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ory section

氣候變化對公共衞生的衝擊

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陳英凝教授

「從公共衞生角度分析,人類其實相當被動。當氣候或環境出現變化,例如氣溫上升、降雨量改變或海平面上升,人類必須改變既有的習慣和生存模式去應對。」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陳英凝教授 (1)說。

香港擁有較完善的基礎建設和資訊系統,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也較高,故極少因天災而造成大量人命傷亡。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香港市民的風險意識和防災認知比其他城市如東京的低。陳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發現八成七受訪者表示香港並不是高災害風險的地方,只有約四分一受訪者曾接受基本急救訓練,而當中部份人的急救證書已經逾期。」

香港真的如市民想像般安全嗎?根據《2015–2025城市風險指標》(2),香港的自然災害風險在全球301個主要城市中排行第七。「如果香港食水供應突然中斷,你可以從那裏獲得水資源?每人每天需要十五公升水,一戶五口就要七十五公升,你可以在便利店買到七十五公升瓶裝水嗎?就算今天可以,明天呢?」陳教授說。

健康影響金字塔(可按圖放大)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杞人憂天,但以去年(2017)八月強颱風天鴿吹襲華南地區為例,香港不同地區出現水浸或海水倒灌,珠海市面一片狼藉,澳門多處停水、停電,甚至有人命傷亡。陳教授強調:「先不論政府的應對能力如何,市民於災害發生時必須有自救能力,但問題是市民有想過如何自救嗎?」

從前的人只能被動地順應環境,現代科技發展有助我們預測未來氣候和社會的變化並擬定應對策略。「以往香港缺乏相關的研究,外國的研究亦未必符合香港的情況,所以我們開展一系列氣候變化與公共衞生的研究,希望能採取主導,提升公眾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陳教授說。

提升社會的應變能力說易行難,陳教授提出三個方案,由政府推動改變。首先是加強宣傳防災意識,令市民認識各種災害風險,培養應變能力。其次,透過基礎教育鼓勵學生從小養成防災和公共衞生意識。第三,增加支持本地相關科研,並以此為基礎推動本地政策,更可開放研究數據供鄰近地區借鑒。

CCOUC製作了一系列短片向公眾介紹極端天氣對健康的影響。

陳教授一直希望將研究成果與公眾分享,但如何將艱深的科學理論轉化為有趣易明的議題呢?「結合科學和市民福祉,這是科學家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果社區不能明白和運用這些成果,研究就變得沒有意義。我們很高興可以跟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合作,將研究成果整合成展品和影片,深入淺出闡釋氣候變化對公共衞生的影響,讓市民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為可產生『健康協同效益』── 一方面保護我們的環境,同時又可以為自己的健康帶來正面影響,一舉兩得。」陳教授說。

CCOUC接下來會致力研究氣候變化對降雨的影響及其引起的問題,包括水浸、食水供應、蚊患和傳染病等,以及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的健康協同效益,期望更積極地改善環境、社會和市民生活。研究團隊亦會定期評估香港人的防災意識,若數據顯示結果不理想,便會進一步研究如何提升港人防災認知。

「氣候變化對公共衞生的影響」展覽已於11月30日開放予公眾參觀。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開放時間及導賞服務預約,可參考網頁:http://www.mocc.cuhk.edu.hk/zh-tw/plan-a-visit

註釋

  1. 陳英凝教授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發展)、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外務及協作副院長及教授、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全球衞生中心總監、牛津大學納菲爾德臨床醫學院公共衞生醫學訪問教授、哈佛大學哈佛人道計劃資深學人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名譽教授。
  2. 根據英國劍橋大學賈吉商學院風險研究中心所做的研究,評估全球301個主要城市面對災害時的風險和承受能力。來源: https://www.lloyds.com/cityriskindex/threats/natural.

JC-CUHK Climate Actio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ogo Museum of Climate Change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