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ory section

認識地球,從極地開始

林克忠校長醉心自然地理學,經常帶領學生到野外考察。

林克忠先生是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小學部校長,也是資深地理教師,醉心自然地理學,經常帶領學生到野外考察。他說:「我覺得年輕人要認識地球環境,一定要親身感受。」2010及2011年的亞洲首個中學生南極考察團和香港首個中學生北極考察團,便是由他促成和統籌的。

林校長希望學生能親身體驗和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並培養環保意識及國際視野。

「我自1993年開始帶領海外遊學團往英國、紐西蘭、加拿大等地,觀察到學生雖經歷不少卻缺乏深刻體會,難以對世界有深層次的理解。」林校長說:「某天和仁愛堂副主席構思未來領袖培訓計劃時,我大膽提出到極地考察,希望學生能親身體驗和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並培養環保意識及國際視野。」

其後這建議得到支持,但策劃極地考察之旅仍是一項重大挑戰。2010年12月先往南極,翌年7月再去北極,除了事前的準備工作,還要進行很多培訓。「當時我是學校的副校長,校內的工作都很重要,學校沒法批准我長期休假;但南北極考察之旅由我一手策動,我實在無法放手。」再三考慮後,他決定辭去學校職務,專心計劃旅程。

極地考察過程中,林校長和考察團的學生必須克服一個又一個的挑戰。「體能消耗是第一個挑戰:去南極要坐50小時的船,大部分時間得抵受15米高的海浪,叫我們嘔吐不止。我們又曾經遇上海面迅速結冰,船的引擎不能發動,結果我們划艇划了一小時才完成本來只需數分鐘的航程,真是既驚險又狼狽。」林校長說:「參加考察團的學生來雖然自不同的學校,但事前長時間的訓練有助他們建立關係和信任,所以他們面對難關時能發揮團隊精神解決問題,繼續旅程。」

在南極考察過程中,林校長和學生們將沿路行走所留下的雪洞填補好,為免企鵝掉到洞裡受傷。

「南極沒有交通工具,我們有時要徒步走一兩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在風雪下每走一步腳都會陷入鬆軟的雪裡,留下一個又一個雪洞。為免企鵝掉到洞裡受傷,我們要沿路把雪洞填補好。」對於越來越多人以乘坐豪華郵輪方式到極地旅行,林校長感到很憂心。「這種旅行方式對極地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如果只視遊過極地為炫耀自我的一種旅行,那實在不該去了。在北極我遇過一群留學生,當他們被問及對極地之旅有何體會時,竟然只能說出在旅途中買過什麽紀念品,這令我有很大的反思。」

從極地回到香港後,林校長經常在學校和社區分享他的所見所聞,推動保護地球。除了呼籲公眾關注極地及支持科學家的科研工作外,林校長亦積極在校園實踐環保理念。他說:「我發現學校有些設施未被善用,環保意識亦有加強的空間。我希望發展一些實用的再生能源,將其加入學校課程,還要將環保元素配合工作環境,這樣才算是『可持續發展』哩。」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ogo CUHK Jockey Club Initiative Gaia logo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logo